最早的溫度測量計,在1592年由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發明。
1714年,德國的華倫海特制成了以水的冰點為32℃,沸點為212℃,中間分為180℃的水銀溫度計,即沿用至今的華氏溫度計。
1745年,瑞典的林乃將攝爾西烏斯1742年制作的水銀溫度計的冰點和沸點分別改為0℃,100℃,發明了至今沿用的攝氏溫度計。
到18世紀末,出現了雙金屬溫度計。
1802年,查理斯定律確立之后,氣體溫度計也隨之得到改進和發展,其精確度和測量范圍超過了水銀溫度計。
1821年,德國物理學家賽貝發現了熱電效應;同年,英國的戴維發現金屬電阻隨溫度變化的規律,以后就出現了真正能把溫度變成電信號的傳感器,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熱電偶傳感器。
1876年,德國人西門子制造出第一支鉑電阻溫度計。
到20世紀初,維斯定律和普朗克定律出現以后,輻射溫度計和光學高溫計才真正得到使用。
從60年代開始,由于紅外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,出現了利用各種新型光敏或熱敏檢測元件的輻射溫度計,從而擴大了它的應用領域。
原始的攝氏溫標、華氏溫標、氣體溫度計溫標和鉑電阻溫標等不同的溫度計出現了各種溫標,因此在1967年底13次國際權度大會通過的1968年國際實用溫標。
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,溫度傳感器現在已發展琤帶有微處理機,具有信息采集、信息處理、數據傳輸等功能的智能化設備。與傳統的溫度計相比,智能化溫度傳感器的功能更多,監測精度更準,產品性能更穩定。